4月8日晚,2023級傳播學1班在明德樓318教室舉行“閱讀進取佳作,激發奮進力量”主題讀書分享會。本次讀書分享會共分享七本著作,分别為《平凡的世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把時間當做朋友》《了不起的蓋茨比》《活着》《我的阿勒泰》《追風筝的人》。
鄧豔霞在分享《活着》過程中,重點分享了書中的話:“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它讓我們明白,無論生活多麼艱難,都要堅強地活下去,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書中講述了福貴坎坷的一生,他經曆了無數苦難,親人相繼離世,最後隻剩他和老牛相依為命。這本書深刻地展現了生命的堅韌與脆弱。

(鄧豔霞分享《活着》)
唐海欣分享的是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書中以細膩靈動的筆觸,描繪了阿勒泰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淳樸的民風以及哈薩克族的生活點滴。李娟用充滿詩意的文字,将讀者帶入一個甯靜而美好的世界,讓人們感受到了邊疆地區的神秘與魅力,以及生活中的溫暖與詩意,是一本能讓人心靈得到慰藉與滋養的好書。

(唐海欣分享《我的阿勒泰》)
陳小娟分享的是卡勒德·胡賽尼的經典小說《追風筝的人》。它以阿富汗為背景,講述了阿米爾與哈桑之間的故事,既有童年的純真友誼,又有戰争的殘酷創傷。書中“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深情的話語令人動容。作品深刻探讨了人性、救贖與成長,讓讀者在跌宕起伏的情節中,感受到心靈的震撼與洗禮。

(陳小娟分享《追風筝的人》)
謝黃冰分享的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經典之作《了不起的蓋茨比》。小說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為背景,通過财富、愛情和夢想等元素,描繪了一幅令人警醒的社會畫卷。蓋茨比的悲劇人生,反映了“美國夢”的破滅,也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社會的現實。書中如“于是我們奮力向前劃,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進入過去”等語句富有深意,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謝黃冰分享《了不起的蓋茨比》)
黃金玲分享是路遙的經典之作《平凡的世界》。它用樸實的文字描繪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曆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道路。書中衆多人物面對生活困境不屈不撓,展現出堅韌的精神。如孫少平在艱苦環境中對精神世界的執着追求,令人動容。這本書讓我們明白,平凡的人也能在平凡的世界裡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黃金玲分享《平凡的世界》)
會上,主持人王新顔還向大家推薦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把時間當作朋友》。


(王新顔分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把時間當作朋友》)
最後龍騰老師通過種樹與竹籃打水的比喻說明了讀書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強調了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背景下,閱讀紙質書籍和深度閱讀的價值,以及如何通過閱讀來提升個人的思想深度和表達能力。同時,分享了通過讀書、聽書和觀看影視作品等不同方式獲取知識的體驗,從而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閱讀的時間,獲得新的啟發和成長,并鼓勵同學們結合專業知識,提高講故事的能力。

(龍騰老師進行總結)
最後主持人王新顔表示:“此次讀書會分享閱讀積極進取類書籍的感悟,旨在激勵同學們增強自我驅動力,樹立積極價值觀與進取目标。相信同學們能從中獲得精神滋養,為未來學習生活注入奮進動力,勇敢追夢,實現人生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