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師梁辰和南甯聖祺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産主管呂蘭的指導下,我院2023級新聞與傳播專業研究生團隊開展了一場深度記錄聽障工人職業生活與精湛技藝的專題拍攝活動。

(研究生團隊與生産主管呂蘭合影)

(研究生團隊與聖祺紡織工人們合影留念)
據了解,聖祺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現吸納9名殘障人士加入其紡織團隊,此舉為殘疾人創造了就業機會,增強了他們的生活自立能力,并搭建了一個實現自我價值和職業發展的舞台。
在生産主管呂蘭的引領下,我院研究生團隊全面參觀了該公司頗具特色的民族産品展示室,這裡陳列着各類精美的民族服飾與實用性強的工作服制作成果。緊接着,一場匠心獨運的手工技藝實踐課熱烈展開,紡織工人們通過娴熟演示與耐心指導,讓每一位研究生都親身參與并體驗到了縫紉的過程。通過這一環節,研究生們不僅深入了解了紡織工藝的繁複與嚴謹,增進了對紡織行業的認知,也加深了同學們與紡織工人們的相互了解與互動。




(研究生與紡織工人們互動)
随後,研究生團隊策劃并實施了一項影像記錄計劃,特别聚焦于聽障工人群體。他們深入一線車間,用鏡頭定格下了聽障工人們專注而投入的工作瞬間,這些畫面捕捉了工人們在無聲世界中堅守崗位、創造美好的動人景象。在手語熟練工人的協助下,團隊采用文字配合手語訪談的方式,詳細記錄了聽障工人們的生活細節、獨特的溝通方式以及豐富多樣的職業經曆。



(研究生團隊拍攝作品)
為了提高社會公衆對手語文化的認知度與接納度,研究生團隊創新性地邀請聽障工人們共同參與了一系列簡單易學的手語教學短視頻制作。視頻内容包括日常問候語如“很高興認識你”、“我愛你們”、“我很漂亮”以及描述天氣狀況的“今天天氣很好”等,這些親切而又生活化的表達方式将聽障群體的真實面貌展現得淋漓盡緻,旨在引發社會各界對聽障群體的關注與理解。

(與聽障工人溝通的紙條)
最後,團隊秉持參與性原則和賦權理念,向聽障工人們提供了專業的拍攝設備,并耐心教導她們如何操作使用,以及基礎的攝影技巧。這一舉措賦予了聽障工人們自我叙述、自我表達的權利,讓他們能夠親自拿起攝像機,從自己的視角記錄工作場景、同事間的互助互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一系列由聽障工人親手拍攝的影像資料,既多元又全面,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的生活狀态和工作實況,為社會提供了一個更加深入感知聽障群體世界的窗口,有力推動了對聽障人士權益的關注與支持。

(攝影技能教學中)



(聽障工人李慧、吳燕雄鏡頭下的工友們)
本次專題拍攝作品将以公益攝影展形式呈現,旨在突破靜态展示的傳統框架,将每幅攝影作品巧妙轉化為視聽結合的藝術載體,讓弱勢群體生動傳達内心情感及需求。目前該攝影展正積極籌備中,後續還将前往昆侖鎮敬老院等地進行調研與拍攝。
(校對:韋薇)